东莞模具设计专业人才培育路径
在制造业技术升级浪潮中,精通五金模具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持续稀缺。东莞青华模具学院构建的系统化训练体系,融合工业现场经验与技术理论教学,帮助学员掌握从材料特性解析到三维结构设计的全流程技能。课程针对金属制品开发各环节深度定制,结合自动化加工趋势设计进阶内容。
课程适合人群特征分析
- • 具备数控设备操作经验需要向设计岗位发展的技术人员
- • 机械制图基础人员需提升三维建模能力的技术人员
- • 应届毕业生需要完善实战项目经验的工程专业学员
- • 跨行业转岗人员系统学习模具设计技术的转型人员
技术模块深度解析
金属材料科学实践应用
研究碳素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奥氏体不锈钢等常用金属物理特性。重点掌握洛氏硬度检测方法,冲击韧性测试标准以及材料疲劳强度数据应用场景。针对汽车零件、电子外壳等不同产品需求形成选材决策模型,结合金属可锻性能数据优化工艺方案。
AutoCAD工程制图专业应用
开展复杂模具总装图绘制训练,包含剖视图生成技巧与三维转换技巧。标注系统专项训练覆盖尺寸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规范标注,建立符合国标的技术要求说明体系。通过打印输出设置实训掌握布局空间应用,使图纸完整传递设计意图。
三维建模核心软件实战
SolidWorks参数化建模教学采用产品逆向工程案例,构建曲面造型能力。UG NX模具设计模块重点训练运动仿真分析,完成顶出系统动态验证。注塑模具分型面设计项目结合模流分析,通过真实案例优化浇注系统结构布局。
冲压模具技术开发体系
连续模排样设计实战融入材料利用率计算,通过级进模案例掌握工位布置规则。冲裁间隙数据库应用与刃口强度计算结合,实现模具寿命预判。弯曲回弹补偿技术训练采用不同材质对比实验,建立精确补偿模型数据。
锻造模具技术开发体系
闭式模锻飞边槽设计结合高压成型特征,解决铝合金轮毂锻造缺陷问题。预锻型腔优化项目通过金属流动仿真,合理分配材料体积。模具预热温度控制技术应用在连杆锻造场景,提升表面质量稳定性。
压铸模具专业技术突破
镁合金压铸真空系统设计融入模具结构,解决汽车零件气孔缺陷。滑块抽芯机构强度校核案例包含热平衡计算,防止机构卡滞故障。模温控制通道布局设计针对薄壁件优化,通过冷却模拟提升生产节拍。
实训特色与硬件支持
| 项目式实训架构 | 以汽车安全带扣具、电机外壳等真实产品为载体构建全流程设计任务 |
| 专家授课机制 | 具有十年以上模具厂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全程指导技术难点 |
| 生产级硬件平台 | 高速加工中心与电火花设备可验证复杂模具零件加工可行性 |
| 质量检测体系 | 三坐标测量设备支持对学员设计作品进行精度验证 |
技术更新与教学创新
课程体系每季度更新行业技术热点,新增复合材料模具设计单元。智能模具传感技术专题研究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实现方式。增设模具数字化管理模块学习PLM系统操作规范,实现从开发到维护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培养。
小组对抗式教学方式推动设计能力成长,每月进行模具结构创新设计评比。典型失效案例研究课程深入分析开裂、变形等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设计问题应对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