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筛选机制
志公教育组建教学团队时采用三层筛选体系,应聘者需通过学科知识测试、教学能力演示及学员满意度模拟三重考核。任职讲师不仅在行政能力测试、申论等学科领域有深入研究,更在广西历年公考命题规律分析方面建树颇丰。
课堂讲解过程中,讲师擅长将抽象的政策理论转化为生活化案例。通过拆解2020-2023年区考经典真题,帮助考生建立解题思维模型。在申论写作环节,教学团队独创的”三位一体审题法”已助力数百名学员突破写作瓶颈。
双考课程协同设计
课程体系采用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考试双向兼容架构,设置基础模块共享层与专项提升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等共通科目实施联动教学,法律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等事业单位特需模块则采用弹性加修模式。
教学周期内嵌入了不少于12场全真模考,覆盖近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及各地市事业单位招考热点。模考数据分析系统可生成个性化能力图谱,精确标注各模块提分空间,避免无效刷题消耗备考精力。
学习路径定制系统
每位新生入学即获得三维能力评估,包含基础学科水平、思维模式特征、备考时间弹性等核心参数。教学督导据此搭建专属学习路径,设置不同阶段的能力达标节点。
动态调课机制确保教学安排实时匹配学习进展。当学员在图形推理模块连续三次测试达标后,系统将自动缩减该单元课时,将资源倾斜至薄弱环节。月度学习报告同步推送至学员及督导教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优化。
教学支持体系
学员从报名至考前全周期配备专业支持团队,核心资料库实时更新最新时政热点及政策解读。日常练习中产生的疑问确保24小时内获得专业解析,关键知识点掌握情况实施大数据追踪。
每周设置3次集中答疑时段,采用线上会议室与线下咨询室并行模式。针对高频错题开发系列微课堂,匹配图文解析、短视频讲解、互动测验等多元化学习工具,扫清备考路上的理解障碍。
课程研发逻辑
教学研究团队采用矩阵式课程开发模式,纵向按知识模块构建知识树图谱,横向依据考试大纲变化建立能力关联模型。核心课程经历16次迭代升级,形成方法论传递、真题实训、思维强化三阶递进体系。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首创”情境化考点推演”教学法,将政策文件解读融入具体工作场景。学员在模拟行政执法现场分析处理矛盾,在民生事务案例中练习方案撰写,在实践中提升实务能力。
阶段性教学评估数据显示,采用该课程体系的学员在材料分析题部分平均得分提升34%,在应急处置类面试题中的应变能力表现优于常规培训学员29个百分点。
教学效果保障机制
建立教学效果三级监控体系:课前进行知识储备诊断,课中实施理解度即时测评,课后开展应用能力追踪。所有教学过程均配置双师督导,学科教师负责知识传递,学习规划师管理进度执行。
学习数据管理平台记录超过200项学习行为指标,系统自动生成能力成长曲线。当学员在资料分析模块连续两次练习正确率低于60%,平台即时触发干预方案,调配专项辅导资源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