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断技能培养体系
中医诊断辩证学以四诊合参为核心训练方向,强调临床思维的系统构建。课程设置包含三大进阶模块:基础诊断技能训练阶段重点强化舌象观察、脉诊定位等实操能力;辨证分析提升阶段系统讲解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的逻辑关联;综合应用阶段通过典型病案推演培养整体诊疗思维。
核心教学模块
- 经络腧穴定位与功能解析
- 四诊信息采集规范流程
- 八纲辨证的临床决策路径
- 病证结合的诊断思维训练
课程知识架构
理论模块 | 实践重点 | 学时分配 |
---|---|---|
经络系统解析 | 十四经循行定位 | 36课时 |
四诊技能训练 | 脉象辨识实训 | 48课时 |
辨证思维培养 | 病案推演分析 | 24课时 |
临床辨证教学详解
四诊信息整合
问诊环节建立规范的病史采集流程,涵盖发病过程、治疗史、家族史等32项核心要素。望诊教学特别设置舌象图谱对照训练,包含60种典型舌象的辨识要点。脉诊实训采用渐进式教学法,从常见脉象到复合脉象逐步提升辨识准确度。
八纲辨证逻辑
通过阴阳辨证建立整体认知框架,表里辨证明确病位深浅,寒热辨证解析病性特征,虚实辨证判断正气状态。教学过程中设置辨证决策树训练,帮助学员建立系统的辨证推理能力。
教学特色解析
课程采用三维教学模型:理论授课构建知识体系,实训室操作强化技能掌握,临床跟诊培养实战能力。重点难点内容配备专项训练模块,如脉诊专项设置16种基础脉象的触觉记忆训练。
病案教学体系
- 典型病证解析:选择临床常见18种证型深度剖析
- 辨证推演训练:设置32个渐进式诊断推演场景
- 误诊案例分析:解析临床常见辨证失误的规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