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
作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这所始建于1952年的技术学府历经七十年发展积淀,在智能制造、汽车工程、数字媒体三大领域形成显著教学优势。学院紧贴产业升级需求,构建了包含15个核心专业的教学体系,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连续五年保持98%率,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配备价值千万的德系工业设备。
特色专业矩阵解析
- ▶ 智能制造方向:工业设计/数控加工
- ▶ 智能网联方向:新能源汽车检测
- ▶ 数字创意方向:游戏制作/影视后期
特别在电梯工程技术领域,建有西南地区唯一的多品牌实训平台,涵盖三菱、日立等六大电梯系统实操模块,确保学生掌握市场主流技术。
专家级教学团队构成
教学团队由178名专职教师组成,其中高级技师占比达43%,包括12位市级技术能手。实训指导引入30余名企业技术总监参与课程开发,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中,企业专家授课比例达40%。
值得关注的是美肤美发与造型专业,聘请国际大赛获奖设计师驻校指导,配套建有符合行业标准的实景沙龙,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场景零距离对接。
实训资源配置
占地131亩的教学园区内,分布着26个专项实训车间,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位配备特斯拉专用诊断设备,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置ABB、发那科等品牌工作站。
教学模式创新
实行"双周轮换制"教学,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按2:3课时分配,在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中更开创"模块化通关"考核体系,确保学生分阶段掌握核心技术节点。
产教融合成果
与长安汽车、西南铝业等36家知名企业建立人才共育机制,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展"订单班"培养模式,毕业生平均起薪达6500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包揽市级技能竞赛前三名。
航空服务专业建有波音737模拟舱实训系统,对接江北国际机场实习通道,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近年该专业乘务员资格考试保持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