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国际高中的双语沉浸式教学环境突破传统教育边界,采用小班化授课模式(师生比1:6),配备外籍教师占比达65%的国际教学团队。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上实现双重突破。
课程类型 | 核心优势 | 适配学生 |
---|---|---|
IB课程体系 | 全球146个国家认可,培养批判性思维 | 文理均衡发展型 |
AP课程体系 | 31门学科选择,可兑换大学学分 | 学术专长突出型 |
全球升学竞争力构建
国际高中毕业生85%进入QS世界百强大学,其中30%获得奖学金录取。课程设置包含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国际竞赛三大模块,平均每个学生参与2.3个国际学术项目。
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 学术英语能力:每周15课时全英文授课
- 国际竞赛支持:AMC/HiMCM等20余项赛事指导
- 科研论文辅导:人均完成1.5篇学术论文
课程选择决策指南
国际高中提供个性化课程配置服务,根据学生语言水平测试(CEPT)、学术能力评估(MAP测试)和职业倾向分析,制定三年成长规划方案。70%的学生在十年级确定专业方向。
评估维度 | 评估方式 | 指导成果 |
---|---|---|
学术潜力 | 学科水平测试 | 课程难度建议 |
语言能力 | CEPT语言测试 | 双语授课比例 |
国际教育适应性评估
建议家长从三个维度评估学生的适应能力:自主管理能力(时间规划达成率)、跨文化适应力(海外研学参与度)、学术抗压能力(课程完成度)。国际高中提供为期半年的适应性衔接课程,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