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

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创办的中国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060-0103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
依托纽约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 致力于奉献卓越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公民
课程分类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 上海纽约大学构建的国际化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前两年通识核心课程夯实基础,后两年专业化方向培养构建核心竞争力,配合纽约大学全球教育资源的无缝衔接,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师资推荐

Katie Aafjes-va

Katie Aafjes-va

Katie Aafjes-van Doorn现任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社会科学学科负责人。Aafjes-van Doorn教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在牛津大学获得心理学研究硕士学位和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Aafjes-van Doorn教授曾在加州旧金山地区从事临床心理学的相关工作,并在纽约获得临床心理师执业资格。她在阿德尔菲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员阶段工作后,在叶史瓦大学心理学研究生院从事教学工作,并任职该校副教授。Aafjes-van Doorn教授现任学术期刊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Practice副主编,并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多模式心理健康评估初创公司临床研究负责人。Aafjes-van Doorn教授著述颇丰,已发表经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达60多篇,并与其他研究者合著了多本学术专著和书章。她长期受邀在心理学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Bruno Abrahao

Bruno Abrahao

Bruno Abahao现任上海纽约大学信息系统与商业分析助理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助理教授。Abahao教授拥有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网络与大数据分析以及计算性社会科学,具体包括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在研究社会行为中的应用、科技与人工智能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和信息系统结构及其有机演变。研究方法包括对网络和高维度结构复杂大数据的分析,算法分析,以及线上随机实验分析。

Firas Alzain

Firas Alzain

Firas Alzain现任上海纽约大学阿拉伯语语言讲师。Alzain教授在巴黎第三大学获得阿拉伯语研究硕士学位,在大马士革大学法语研究学士学位。他在硕士期间的研究课题为阿拉伯民间故事的语言学分析。Alzain教授自在法国国家教育部担任阿拉伯语助教以来,开启了从事阿拉伯语教学的职业生涯。2013年,他在巴黎创办了名为Calam的阿拉伯语研究中心。他还为以法语为母语的语言学习者开发并出版了有关阿拉伯语教学方法的手册和视频资料。Alzain教授曾在法国巴黎的多所高校任教,如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和塞尔萨-索邦大学(Celsa-Sorbonne Université)等。

David G. Atwill

David G. Atwill

David G.Atwill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部主任、历史学教授。作为学部主任,Atwill教授负责学部的学术事务、培养与课程协调,以及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学科的学术发展。Atwill教授在惠特曼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获得历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Atwill教授是中国史和现代中国民族史领域的著名学者,在学界声誉卓著。加入上海纽约大学前,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担任了七年的研究生事务主任,领导并参与多个委员会事务,涵盖教师长聘考核及晋升、研究经费、教师发展、培养方案、认证评估等各项学术管理工作。

Sangeeta Banerj

Sangeeta Banerj

Sangeeta Banerji现任上海纽约大学人文地理学助理教授。Banerji教授是一名城市地理学家,对“全球南方”国家城市的非正式政治抱有浓厚研究兴趣。她的研究聚焦国家人类学、城市研究和发展研究的交叉领域,并深受民主义和女性主义观点的影响。Banerji教授曾活跃于超大城市孟买的相关机构,并担任城市规划师和研究员等职,随后开始了探索“中间人”(fixer)在让公众了解大孟买市政公司(BMC)内部的城市规划行政系统方面所扮演角色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她阐述了这些由“中间人”提出的潜在地理事物发展过程对后殖民地时代官僚制度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支持和破坏作用。

Adam M. Branden

Adam M. Branden

Adam Brandenburger现任上海纽约大学创造力与创新项目主任、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全球特聘教授,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J.P.Valles讲席教授、坦登工程学院杰出教授。Brandenburger教授于1987年至2002年间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担任教授。Brandenburger教授在剑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博弈论、信息理论和认知科学。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学校优势

全球化教育新范式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中美联合办学的典范机构正重新定义本科教育标准。这所位于陆家嘴金融区的国际化大学,将纽约大学的教育基因与中国本土需求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三大教学支柱。

跨文化课程体系

突破传统学科界限的课程架构,将通识教育精髓与专业深度学习有机结合。12人制研讨课堂成为教学常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学术关注。课程设置特别强化数据分析和批判性思维模块,匹配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

全球师资网络

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学团队中,包含7位各国科学院院士和15位国际知名学术奖项获得者。动态师资调配机制确保每学期有40%以上的授课教授直接从纽约大学各校区轮换任教,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全球流动。

多维培养体系解析

全球校园计划

独创的Global Campus体系允许学生在四个学年中,自由选择在上海、纽约、阿布扎比等11个教学点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该计划已覆盖87%的在校生,平均每位学生拥有2.3个国家的学习经历。

双轨认证机制

毕业生同时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学位证书和教育部认证的上海学位证书。这种双认证模式使毕业生在申请全球TOP100高校研究生时,录取率达到92%,远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核心竞争力解码

语言赋能计划

全面英语浸润环境配合分层语言支持系统,使非英语母语学生首学年末的学术英语达标率提升至89%。特有的学术写作中心每周提供300+课时的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突破学术表达瓶颈。

产业联动网络

与68家跨国企业建立的战略合作,形成贯穿四年的实践培养链。大三学生全员进入企业创新项目组,近三年累计产出127项具有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其中23项已实现成果转化。

科研孵化平台

本科生科研参与率连续三年保持76%以上,23个交叉学科实验室全年开放。特有的URP计划(本科生研究计划)已支持429个学生主导的研究项目,其中37项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

校友成长追踪

根据最新毕业生发展报告,首届本科毕业生五年后数据显示:38%任职于世界500强企业核心岗位,29%在QS前50高校获得高级学位,创业群体年均营收增长率达215%。这种持续的职业发展力,印证了融合式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在研究生培养维度,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库朗数学研究所等院系的深度合作,构建了覆盖12个前沿领域的研究生项目集群。博士培养采用双导师制,中国籍博士生在国际期刊发表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0%。

展开更多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本科-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