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采用“国际商务+小语种”特色化培养模式。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060-0105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采取“4+0”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课程由英方认可教师全英语教学和考核, 培养高级应用型国际性人才。
课程分类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 作为广西地区国际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构建了涵盖来华留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换生培养的多元教育体系。学院通过"4+0"中英会计学本科、"3+1"国际商务+小语种等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师资推荐

董海伟

董海伟

男,汉族,河南卫辉人,研究生,副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专任教师。讲授《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研究领域:旅游经济、旅游营销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1部教材编写工作。曾在阿尔及利亚和冈比亚孔子学院担任公派汉语教师工作,获有国家人社部英语笔译和口译二级证书。

王晖

王晖

女,汉族,1969年10月生,籍贯广西博白。历史学学士学位,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副研究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做一名平凡的历史老师,引导学生学史、思史,知古鉴今,是吾之所愿,不忘来时路,前途更宽敞。从教近30年,虽然没有为国家培养出精英,但受教的学生都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宛风庆

宛风庆

女,瑶族,籍贯广西桂林。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民进广西民族大学总支委主任委员。北艾尔伯塔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96年至今担任广西民族大学(原广西民族学院)英语教师,现为国际教育学院英语教师、学校教学督导员,主要研究是跨文化在线教学、英语文化和文学、商务英语。

李振艺

李振艺

男,壮族,中共党员,广西南宁横州市人。198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同年分配到南宁市委党校工作,历任南宁市委党校团委书记、计划与财务教研部副主任、教务处处长,2000年到南宁市企业改革整顿工作办公室工 作,同年10月就读广西大学金融学研究生,2006年9月到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任教,历任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物流管理系主任、商学院副院长。

阳亚妮

阳亚妮

女,1986年10月生于广西桂林,汉族。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任教师,一级翻译(泰语),哲学博士,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泰语翻译硕士导师。主要从事中泰语言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典籍翻译。

蒲春春

蒲春春

女,壮族,1981年2月生,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专任教师。2010年6月、2011年10月两次赴越南谅山省委党校为越南“165”项目干部培训班教授汉语。多次参与国家汉办“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赴国外任教的汉语志愿者的遴选和培训工作。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学校优势

东盟教育枢纽的国际人才培养实践

国际化师资矩阵建设

学院汇聚87人专业团队,其中外籍教育专家占比13.8%,博士学位持有者达16%,具有海外学术背景教师超过54%。教学团队涵盖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语言学等学科领域,形成跨学科教研体系。

教研成果包括省部级研究平台4个,承担70+重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30余项。教师团队中7人入选省级人才计划,10余人次获评教育系统先进个人。

跨境教育体系创新

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保持95%+毕业率,国际商务专业实施"3+1"培养方案,设置泰语、越南语等4个语种方向。第三学年赴东盟合作院校深造,构建双校园学习体验。

  • 跨境课程模块:融合东盟国家经贸法规、区域市场分析等实务课程
  • 语言强化训练:小语种课时占比达专业课程35%

多元文化教育生态

在校生构成呈现国际化特征,28国留学生占比58%,与本土学生形成多元学习社区。年均举办15+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包括:

  • 东盟文化体验周
  • 跨境商业案例竞赛
  • 区域经济论坛

人才培养质量验证

近三年毕业生追踪数据显示:

发展路径 占比 典型岗位
跨境 42% 驻外商务代表
深造提升 35% QS200院校硕士

东盟教育合作网络

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等28所东盟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开发双导师制培养方案。每年选拔15%优秀生参与东盟国家实地调研项目。

展开更多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本科-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