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作为国家"双"建设高校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教育生态系统。学校通过与阿德莱德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的深度协作,形成涵盖海洋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矩阵。
学科交叉培养体系
- ▪ 海洋环境与工程交叉学科群:整合物理海洋学与海岸工程学科优势
- ▪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创新平台:构建从基因编辑到产品研发的全链条
- ▪ 智慧海洋系统实验室:融合人工智能与海洋观测技术
科研创新支撑平台
学校配置5600吨级"东方红3"科考船等重大科研设施,建有多模态海洋大数据中心。近三年在国际期刊发表合作研究成果127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46项,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特色研究领域
▷ 深海圈层物质能量交换机理
▷ 海洋药物智能筛选系统开发
▷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
① 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方案,配置中外方学术导师各1名。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设置弹性学期制度,学生可自主选择在阿德莱德校区进行1-2学期深度学习。近三年毕业生深造率达82%,其中37%进入QS前50高校。
国际合作网络
与CLIVAR等国际组织保持深度合作,主导发起海洋环境监测国际联盟。每年举办全球海洋青年学者论坛,建立常态化师生互访机制,目前在校国际学生比例达18%。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 中外联合课程评审委员会
- ◈ 年度教学质量白皮书制度
- ◈ 毕业生能力追踪评估系统
- ◈ 第三方教育认证机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