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国际本科

开展精英教育。采用中俄英三语授课,以俄语为主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663-3380
培训世界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国际本科 >关于我们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国际本科简介

深北莫校园全景

中俄教育战略合作新标杆

作为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创建的高等教育机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国际本科项目承载着特殊使命。这座占地3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校园,融合莫斯科大学经典建筑风格与岭南生态特色,主楼顶端的五角星象征着中俄教育合作的璀璨成果。在国际大学园区内,学校与周边知名高校形成教育协同效应,构建起贯通东西方的学术桥梁。

办学理念溯源

秉持"文化交融·创新驱动"的办学哲学,学校建立三维培养架构:通过俄罗斯文学沙龙深化文化理解,依托计算数学研究中心强化科学思维,借助大湾区产业实验室提升实践能力。这种"人文筑基-理论深耕-应用创新"的培养链条,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跨文化沟通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定位与愿景

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学校确立三大战略方向:建设新材料研发国际实验室集群,打造中俄数字经济研究智库,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枢纽。这种定位不仅体现在投资20亿建设的智能化教学楼群,更反映在毕业生数据中——首届本科生进入华为5G研发团队的比例达17%,在国际组织实习率达23%。

精英教育培养体系

教学实施"三位一体"模式:晨间俄语强化训练采用莫斯科大学原版教材,下午专业课程融入北京理工大学工程案例,晚间创新工作坊对接大湾区企业需求。这种培养机制成效显著,学生团队在2023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斩获特等奖,创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战绩。

学科建设特色

在11个本科专业建设中,形成"基础学科+"特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增设金融建模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融合纳米技术模块,经济学专业嵌入数字经济分析课程。这种学科交叉培养使毕业生在申请莫斯科大学硕士项目时,专业匹配度达92%,远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科研创新生态构建

学校建立8大科研平台集群,其中分布式智慧能源实验室已孵化3家科技企业,航空动力研发中心获得国防科工局重点项目资助。2023年科研经费突破1.2亿元,在新型电池材料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Energy》等期刊。

师资力量配置

教学团队构成体现国际化特征:莫斯科大学派驻教师负责基础理论教学,北京理工大学专家主导工程实践指导,全球招聘学者开设前沿科技讲座。这种师资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1:4的师生指导比例,在材料科学实验室,每位本科生均可参与院士领衔的课题研究。

国际教育实践

学校创新实施"双校园"计划:二年级学生赴莫斯科大学进行学术浸润,四年级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完成毕业设计。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中达,68%的毕业生掌握三语工作能力,成为跨国公司争抢的复合型人才。

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五维评估机制:莫斯科大学督导组定期检查教学标准执行,深圳市教育局组织第三方专业评估,校友企业参与课程实用性评价,学生每月进行教学反馈,家长委员会监督校园文化建设。这种多元评价体系使课程更新周期缩短至18个月,始终保持与科技前沿同步。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国际本科教学环境
  • 学校湖面环境相册
    icon

    学校湖面环境相册

  • 教学主楼环境相册
    icon

    教学主楼环境相册

  • 学校教学楼展示相册
    icon

    学校教学楼展示相册

  • 学校环境一角图片
    icon

    学校环境一角图片

  • 学校俯视全景环境相册
    icon

    学校俯视全景环境相册

  • 教学主楼内部环境
    icon

    教学主楼内部环境

  • 学校夜景环境相册
    icon

    学校夜景环境相册

  • 学校主楼环境
    icon

    学校主楼环境

  • 校园风采环境图片
    icon

    校园风采环境图片

  • 学校环境图片
    icon

    学校环境图片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国际本科

作为中俄战略合作重点项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实施本硕博全体系国际化教育,构建"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培养模式,11个特色本科专业采用小班化精英教学,毕业生92.71%进入QS百强名校,科研平台建设获重点支持,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典范。

展开更多

咨询热线:400-663-3380

课程导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