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

采用全英文教学,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将接受严格的英语训练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663-3380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
以色列理工学院在世界科研型大学榜单中常年排名前50位 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时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位证书,证书可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获得认证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作为中国唯一理工科中外合作大学,依托以色列理工学院百年教学积淀,构建全英文教学体系。学院配置全球师资团队,60%教师由以色列本部选派,培育学生在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创新能力,毕业生获全球前50名校深造机会。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师资推荐

谭启(Daniel Tan)

谭启(Daniel Tan)

谭启教授于2018年8月由以色列理工学院招聘到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任教。他于1998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师从葛庭燧院士,曾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4-1995年,谭启教授前往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担任访问科学家。1998年,他加入霍尼韦尔国际企业,担任高级科学家并开发半导体行业所需的高K介电常数铁电材料。2000-2004年,他受聘于CTS企业,担任高级工程师,负责开发高性能压电传感器和手机天线材料。随后12年,他就职于美国通用电气企业,致力于开创性纳米复合材料电子及储能的研究。2016年,他加入W.L.Gore(担任高级科学家,进一步开展高温电容器和多空薄膜过滤技术的研究。

Moris S. Eisen

Moris S. Eisen

Moris S.Eisen教授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Jochanan Blum教授。1990年,Moris S.Eisen教授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加入了美国西北大学Tobin J.Marks教授的课题组。1993年,Moris S.Eisen教授获得了以色列Alon奖金(the State of Israel Alon Fellowship),自此执教于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Moris S.Eisen教授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催化科技研究所所长,也是以色列化学、美国化学成员。自2000年起,他受邀在德国、美国、墨西哥、印度和中国等地授课。Moris S.Eisen教授曾任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事务)、以色列教育部化学委员会成员、以色列理工学院Samuel Neeman高等研究所顾问委员会成员、以色列理工学院水研究所成员以及《The Chemist in Israel》期刊、《Main Group Metal Chemistry》期刊和《Reviews in Inorganic Chemistry》期刊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Moris S.Eisen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机金属化学(锕

Oren Cohen

Oren Cohen

Oren Cohen教授在以色列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在Mordechai Segev小组从事研究工作,随后在由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联合运作的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简称JILA)担任博士后职位,与Margaret Murnane教授和Henry Kapteyn教授一起工作。2008年回到以色列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 Cohen教授目前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研究非线性光学的对称性和选择定则,以及它们在超快光谱的应用,例如手性诊断法(diagnostics of chirality)、高次谐波圆极化的生成与应用(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with circular polarization),开发用于非重复现象的高精度超高速成像显微镜,超短激光脉冲诊断法(diagnostics of ultrashort laser pulses)和高次谐波的量子研究。 Cohen教授曾获多个奖项和奖学金:2003年获得以色列物理协会优秀博士生奖,2005年获得Rothschild博士后研究奖学金,2009-2011年获得Alon以色列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学金,200

Elissaios Stavr

Elissaios Stavr

Elissaios Stavrou于2021年3月加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担任副教授。他在希腊雅典国立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不同热动力学条件下功能玻璃的结构响应。他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研究所(高压科学组)和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2014年,他加入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成为一名材料科学部的科学家。他是程序化和基础化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因其卓越的出版作品、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杰出指导及实验室武器和复杂集成项目金奖而获得无数奖项。最近,他凭借“多功能冷喷涂”在工艺设计类别中获得了著名的美国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R&D100)。Stavrou博士发表了70多篇同行评审论文,其中多篇发布在Science、Nature Chemistry and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他被邀请在多个会议和座谈会上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包括高压戈登研究会议和美国物理三月会议。

Panagiotis Gram

Panagiotis Gram

Panagiotis出生并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长大。2000年本科毕业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塞萨洛尼基)物理系,2002年研究生毕业于材料物理学研究生。他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并于2005年在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资助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铁中位错与辐射诱导障碍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他曾担任希腊雅典希腊“德谟克利特”多学科研究中心(NCSR“Demokritos”)和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的助理研究员。自2012年11月以来,他在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纳米设计”单元担任博士后学者,而在2016年3月,他正式成为同一研究单元的单元负责人。自2020年以来,他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粒子技术实验室担任客座助理教授,在大阪大学原子和分子技术中心担任特聘助理教授。 Panagiotis是39种国际期刊(53篇文章)和2项国家基金的同行审稿人。他曾在国际会议和活动上作过10次讲话(包括全体会议、主题演讲、受邀演讲),以及23次口头或海报演讲。此外,他曾组织或主持过7次国际会议。 Panagioti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纳米技术相关的基础过程的理论阐释,如纳米粒子生长、聚结、簇-支撑相互作用等,以及结构对光学、化学、电子、磁性和其他

Woo Jin Hyun

Woo Jin Hyun

Woo Jin Hyun于2013年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于2017年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担任博士后。2018年起在美国西北大学担任博士后,2022年加入广东理工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他在离子凝胶电解质、溶液处理二维材料、电化学储能和印刷电子等领域拥有广泛的研究背景。他的研究成果已在能源/电子材料和纳米科学领域的著名期刊上发表,包括《先进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美国化学纳米杂志》和《应用物理快报》。 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他的团队的核心目标是开发先进的材料系统和制造策略,用于电化学能源存储和电子产品,如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解质门控晶体管。目前,他的团队有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1)开发用于高性能电化学储能和电子的离子凝胶电解质; 2)探索可溶液处理的二维材料,用于大规模储能和电子应用; 3)设计用于低成本和高通量制造储能和电子的印刷工艺。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学校优势

理工科国际教育新范式

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创新版图中,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项目以独特的办学模式崭露头角。该项目依托以色列理工学院百年办学积淀,结合中国本土教育需求,构建起具有显著辨识度的培养体系。

沉浸式英语培养体系

教学全程采用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特别设置语言强化模块。新生入学即进行分级语言测试,配备专属语言导师,通过学术写作工作坊、专业术语训练营等特色课程,确保学生在两年内达到雅思6.5+同等水平。

双校区师资配置

师资来源 以色列理工学院直派教授占比62%
学术背景 教师具有全球TOP200高校任教经历

学位认证优势

完成学业的学生将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颁发的学位证书,该证书已纳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范围。值得关注的是,学位文件与以色列本部毕业生完全一致,具备全球138个国家的学术认可度。

科研创新培养机制

  • 本科生科研参与率突破85%
  • 年均举办32场国际学术讲座
  • 跨学科项目制学习占比40%

全球校友网络

依托以色列理工学院强大的校友资源,学生可共享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58位各国院士在内的精英网络。定期举办的全球校友论坛为在校生提供跨国实习推荐机会,近三年累计输送127名优秀学生赴海外深造。

竞争力解析

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平均起薪较传统院校高出38%,主要就职于高新技术企业(47%)、科研机构(29%)、国际组织(18%)。雇主特别认可学生在复杂问题解决、跨文化沟通、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能力。

特色培养模块

课程体系设置包含三大特色模块:技术创新工作坊(必修)、中东欧商业实践(选修)、人工智能伦理(研讨),形成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链条。学生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赴海法校区进行跨境培养,体验原汁原味的以色列创新教育。

展开更多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本科-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