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

学校积极拓展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663-3380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
国际教育学院位于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校区四季绿树成荫 环境优美洁净,学风优良向上,氛围宁静宜人,校园文化生活丰富 学院狠抓教学质量内涵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与国际教育标准接轨
课程分类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与16所世界知名院校建立双学位项目合作。本文详解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科学等五大优势专业的2+2/3+1+2培养体系,解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合作院校资源,揭秘毕业生70%海外的培养秘诀。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师资推荐

郭承军

郭承军

郭承军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后。 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广东省教育厅资助,在北京大学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进行为期两年半的访问学习。2012年入选广东工业大学首批培英育才培养计划;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12、2016年两次获广东工业大学教学优秀奖。研究方向:泛函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及数据挖掘。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2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陈晓茹

陈晓茹

郭承军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后。 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广东省教育厅资助,在北京大学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进行为期两年半的访问学习。2012年入选广东工业大学首批培英育才培养计划;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12、2016年两次获广东工业大学教学优秀奖。研究方向:泛函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及数据挖掘。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2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揭晓

揭晓

揭晓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省委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广州市委宣传部“新时代广州理论专家宣讲团”成员,广州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委员会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常务理事,广东省自然辩证法常务理事,广东工业大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所负责人。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课题2项,主持博士后基金1项,主持省级课题6项,市厅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50余篇。

李晓端

李晓端

李晓端 教育学硕士、广东工业大学首批教学型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导师团导师。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物理教育多年。2004年调入广东工业大学以来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双语和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本科教学工作量一直名列前茅,教学效果很好,得到同行、专家和学生的认可。曾七年连续评教,获得学校八次考核优秀、十三次学校教学优秀奖和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学院教学优秀、评教优秀等奖项二十六项。2021年获得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此外主持校级和省级教改项目7项,发表教改论文近二十篇,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编和参与教材及其课件编写5项,承担电动力学等学习网站和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等学科建设工作。

刘亚龙

刘亚龙

刘亚龙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美国文学等研究,省级本科课程《大学英语》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科研、教改项目十余项;在《电化教育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及教改论文十多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十余部;在课程设计和网站建设、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成果等方面中获得多项奖励;2020年,所指导的学生获得“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一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1年,指导学院创新创业团队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广东赛区省赛二等奖等佳绩。

蔡述庭

蔡述庭

蔡述庭 博士、教授。2012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研发专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十余项。目前主要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视觉等研究。在IEEE Trans.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IEEE Trans.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Opt.Laser Eng.,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2018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学校优势

中外双轨培养模式解析

在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选择灵活的学习路径。分段式培养方案包含2+2本科双学位、3+1+2本硕连读等模式,前段课程在番禺校区完成,后段对接海外合作院校的学分体系。这种教育衔接机制有效保障学生学术能力的平稳过渡。

全球合作院校网络

国际教育学院建立的全球合作网络覆盖三大洲学府: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全球TOP50)
  •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QS世界排名前150)
  •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八大名校联盟成员)
  • 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工程学科全美前80)

教学资源配置体现国际化特征,专业课采用中英双语授课体系。专业核心课程由具有海外任教经历的教授团队承担,工程实践类课程邀请合作院校教师参与项目指导。

国际教育学院特别设置的学术衔接课程包含:

  1. 跨文化沟通工作坊(计入实践学分)
  2. 学术英语强化训练(雅思备考模块)
  3. 专业文献研读方法指导

五大优势专业方向

专业名称 学科评级 合作院校示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专业 亚琛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东省特色专业 悉尼科技大学

学业发展支持体系

国际教育学院设立专门导师制度,从大一开始为每位学生配置:

  • 学术导师(负责课程规划)
  • 语言导师(雅思/托福专项辅导)
  • 升学顾问(海外院校申请指导)

该支持体系显著提升学生竞争力,近年数据显示: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32%获得世界TOP50大学录取,56%进入TOP100院校。

国际教育园区位于番禺校区东南区域,拥有独立的教学楼群和留学生公寓。教学区配备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生活区设置跨文化交流中心,定期举办国际文化节等活动。

校园环境建设注重国际化元素:

  • 全英文标识系统
  • 多国文化展示长廊
  • 国际学术会议中心

展开更多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本科项目-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