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合培养新模式解析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创新性采用"双注册双学位"培养机制,学生在国内完成四年学业即可同步获得中英两国学士学位。这种办学模式既保障了教学质量的国际标准,又为学生节省了海外求学成本。
培养要素 | 实施方案 |
---|---|
教学团队构成 | 中英双方教师联合组建课程组,专业核心课程50%由布鲁内尔大学教师学期制授课 |
语言强化体系 | 定制化雅思课程模块+专业英语工作坊+学术写作训练营 |
质量监控机制 | 实行中英两校同步教学评价,阶段考试采用统一命题标准 |
课程体系亮点解读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电子信息技术与通信系统的深度融合,重点建设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络等核心课程模块。布鲁内尔大学特色课程电子系统设计采用项目制教学,学生需完成从电路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完整开发流程。
典型专业课程模块
- 数字系统与微处理器开发实践
- 嵌入式通信系统设计
- 5G通信原理与网络优化
- 智能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教学支持体系透视
项目构建三维立体化培养体系,包含学术导师、行业导师、语言导师协同指导机制。特别设立科研能力提升专项计划,优秀学生可参与国家级通信技术研发项目。
特色支持服务
• 双校园数字资源共享:同步访问中英两校电子图书馆与实验数据库
• 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学生参加IEEE通信领域国际会议
• 跨国企业实训基地: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共建5G技术实验室
发展路径规划
项目毕业生在通信设备研发、网络运营维护、智能系统集成等领域展现突出竞争力。近三年数据显示,65%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科技企业,28%学生获得QS前50高校硕士录取。
深造方向 | 典型院校 |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帝国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 |
电子工程技术 | 曼彻斯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