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类国际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能源领域特色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国际本科项目构建了覆盖本硕博的贯通式培养体系。该项目依托学校在石油工程、地质勘探等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海外院校建立深度合作。
学术资源配置
师资团队包含4位两院院士领衔的学术委员会,其中博士生导师38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学团队中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研修经历的教师占比达到78%,采用全英文/双语授课模式。
全球化培养体系
与16个国家28所能源类高校组建"世界能源大学联盟",设置3+1、2+2等灵活学制。合作院校包括:
- ▪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能源系统工程
- ▪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石油地质学
-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油气田开发
特色培养路径
项目设置能源经济、智能油气田、新能源材料等前沿方向,配备企业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申请"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参与国际能源组织实习项目。
产学研融合机制
建有11个国际联合研究院,包括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共建的非常规能源开发实验室。年度举办"全球能源青年学者论坛",学生科研成果可推荐至SPE国际石油技术会议展示。
国际合作网络
已与全球170余所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包括法国IFP School能源管理、挪威科技大学海洋工程等特色项目。设有厄瓜多尔孔子学院,开展能源领域跨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