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全球城市(上海)文化观测研究中心(MSCAC)主任,《艺术管理》杂志主编,世界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发起人、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艺术艺术管理委员会副会长。199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或同时担任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文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等职。2010年2月,经过公开选拔,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2016年10月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2017年4月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策划、导演大型新媒体视觉剧诗《天酿》、新媒体情景诗《追梦·中国》、新媒体舞蹈诗《极境》、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多媒体情欲悲剧《榆树下的欲望》、多媒体情景朗诵剧《红色箴言》、经典交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多媒体音乐剧《张国荣·负距离接触》等;主持完成2018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项目《基于多Kinect捕捉技术的戏剧交互表演艺术研究》、2015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全媒体剧场(影院)交互直播平台技术集成与创作应用》、2013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多用途新媒体上戏剧院示范工程》项目和2013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DTAM多维度戏剧艺术博物馆》项目的研究工作。
上海市文联团委员、中国舞台美术文旅创作委员会主任、上海舞台美术名誉会长、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舞台设计:话剧《大桥》《公用厨房》《白娘子》《一代名优》《苏东坡》,越剧《蝴蝶梦》《家》,淮剧《金龙与浮游》《西楚霸王》《武训先生》,赣剧《牡丹亭》《詹天佑》,川剧《巴山秀才》、《中国公主杜兰朵》,彩调剧《哪嗬咿嗬嗨》,歌舞剧《太阳童谣》,锡剧《老铳》《卿卿如唔》,京剧《金缕曲》,秦腔《大树西迁》,电影《兰陵王》美术设计,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舞美总设计,中国APEC会议文艺演出美术总设计,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舞美设计顾问,芭蕾舞蹈诗《四季》设计总监、2016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民乐现场《海上升民乐》视觉总设计,纪录片《童年画语》艺术总监,桂林市环境体验剧场《桂林有戏》空间创意/设计总监,桂林非遗戏剧体验馆总策划,贵州茅台镇环境体验剧场《天酿》艺术总监,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吁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牡丹亭》舞美/多媒体设计,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沂蒙四季》艺术总监;2017手机微摄影展《日常生活戏剧》创意/艺术总监等。
现任《艺术管理》执行主编、中国剧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人文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兼任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第三届常务理事会、江苏省文化产业副会长。 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完成部厅级课题5项,出版著作/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实践创新计划3项,策划并发起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创意大奖赛,策划并主编《艺术创意与策划》书系,执行主编《艺术管理学研究》丛刊。先后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优秀教学奖等多次。
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计算机会员,CCF计算艺术分会会员,上海世博会的世博园区虚拟展览展示信息技术专家(2007-2010),奥中文化交流中心访问学者(2012)和美国丹佛大都会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7)。主要从事演艺新媒体艺术交互设计与创作,聚焦于交互视觉艺术,人工智能艺术、拓展现实以及虚拟制片等领域。由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跨界到演出艺术领域,擅长于运用Touchdesigner、UE4与Arduino等开源硬件结合进行交互数字叙事艺术创作。参与了世博会和青奥会等国家级大型活动项目,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社会创作项目,有着丰富大型展览展示和演艺数字媒体艺术创作项目经验。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