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解析
双校共建教育新模式
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深度合作,在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领域构建了独特的"四维融合"培养体系。这种教育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通过专业交叉和学科重构,形成了包含智能系统设计、数字化建造技术等前沿方向的课程集群。
语言能力培养体系
学院采用渐进式英语提升方案,入学初期设置学术英语强化模块,通过外教主导的专项训练,配合英语话剧创作、跨文化工作坊等实践项目,使学生在1-2学期内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实行"三阶过渡"策略,从双语辅助逐步过渡到全英文专业授课。
创新教学实施路径
- ▪ 混合式课堂组织:40人小班授课结合分组研讨
- ▪ 云校园资源共享:直通澳方数字教学资源库
- ▪ 双师协同教学:每门专业课程配备中外双导师
个性化发展支持系统
学院构建了"三维成长档案"管理体系,为每位学生建立包含学术能力、实践经历、创新成果的电子档案。通过学业导师与行业专家的定期会诊,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重点发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置企业真实项目导入的"做中学"环节,与多家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国际资源对接平台
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国际发展资源:
- 澳方教师驻校指导
- 跨国联合毕业设计
- 国际学术会议通道
- 双学位申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