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

权威办学和官方认证‌;英语教学和雅思支持‌;国际氛围和学习方法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888-4846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
重视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设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建立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具有北理特质、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引领型创新人才
课程分类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 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工业设计学科的教育机构,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构建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在军品科研项目承接量、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3软科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2%。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师资推荐

付久强

付久强

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人机系统研究、产品设计美学;研究方向:设计美学、实体交互设计、可持续设计

邱越

邱越

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交互与服务设计、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设计;主讲课程:设计与技术概论、问题导向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设计心理学、概念设计、产品设计、电子产品设计、设计理念与方法、整合创新设计研究等

杨新

杨新

教授;主讲课程:产品设计与模型制作、专业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未来产品设计、立体构成与三维形态设计;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

孙远波

孙远波

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包装工程》编委会委员;主讲课程:人机系统设计(博士生)、人因工程与交互设计(硕士生)、人因工程研究(硕士生)、车辆造型设计(本科生)、交互设计(本科)、人因工程(本科)、产品开发与设计(本科)

宫晓东

宫晓东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设计专业学科责任教授;设计与艺术学院装备设计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人因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适老设计、人机交互设计;主讲课程: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人因工程学、产品设计等

姜冰

姜冰

工业设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赴亚布拉索夫特琅西勒瓦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2014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获博士学位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学校优势

中外融合的艺术教育新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类国际本科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持续深化设计学科的国际合作。作为国家"双"建设高校的直属项目,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艺术创作与技术应用,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机制为全球艺术生提供优质教育。

权威认证体系

项目依托教育部备案的中外高校合作平台,课程设置与海外院校实现学分互认。每年由国际教育专家委员会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毕业生获得的学士学位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语言能力培养方案

雅思官方认证教师团队负责英语教学,定期举办雅思备考专题讲座。项目独创的"学术英语+专业英语"双轨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在艺术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维教学模式

项目整合合作式学习、自主研习、项目实践、跨文化体验四大教学模块,通过工作室制教学强化学生的创意实现能力。

双师协同授课

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配备中外双导师。国内阶段课程引入原版教材,定期举办国际工作坊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经济型留学方案

国内学习阶段每年可节省留学费用约18-30万元,项目设置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参与国际赛事。分段式培养模式显著降低留学适应期的文化冲击风险。

全程服务保障

专业留学顾问团队提供从院校申请到归国认证的全流程指导,定期举办海外校友分享会。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定制留学方案,建立海外应急支持机制确保求学安全。

项目持续优化培养方案,通过中外课程衔接、学术英语强化、跨文化适应训练三大支撑体系,为艺术生搭建安全高效的国际化成长通道。

展开更多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艺术本科-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