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882-1933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
毕业颁发合作院校学位和中留服认证证书 学院采用一对多合作办学模式 中英两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国际化成才搭建平台
课程分类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 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通过中英、中德双轨办学模式,构建了工科为主的多学科教育体系。学院获得IET、CIOL等国际权威认证,采用"一对多"创新办学机制,为学子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师资推荐

刘宝林老师

刘宝林老师

刘宝林老师: 于1993-1996在上海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96年毕业留校。 2001年至2004年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做访问学者,系统地研究了组织工程化骨的低温保存方法,以及细胞、组织低温损伤的机理。 2004年回国,继续低温保存和冷冻干燥领域的研究,陆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等资助。 2007年获得教育部优秀新世纪人才计划。 2012年又获得东方学者跟踪计划。

顾敏老师

顾敏老师

顾敏老师: 校务委员会执行。 顾敏院士是首位华裔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国内工程院外籍院士。 曾任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副校长及杰出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主管科技创新创业的副校长及杰出教授。 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并出任校务委员会执行。

郑平老师

郑平老师

郑平老师: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院校,科学院院士,国际优秀工程热物理学家; 现任国际传热传质期刊(Int.J.Heat Mass Transfer)和国际传热传质通讯(Int.Communications Heat Mass Transfer)两份国际期刊国内地区主编,以及其他十二份国际传热和能源类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多孔介质传热、辐射传热和微尺度传热三个传热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地热能源的开发、航天热控、燃料电池性能的评估、微电子芯片冷却的应用研究。

王艳老师

王艳老师

王艳老师: 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电系主任。 1998.12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 2006.7获得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博士后。 教学风格: 在课堂上,能够严谨与幽默并存,与学员亲切互动,富有亲和力,耐心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杨荟楠老师

杨荟楠老师

杨荟楠老师: 女,九三社员,博士,教授,上海市颗粒理事,国内颗粒青年理事。 主要从事多相流测试技术及应用的研究,主要涉及能源、动力、化工与环境等领域。 分别于2006年、2008年及2012年获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德国最高科研奖莱布尼茨奖获得者Christof Schulz教授,曾在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企业,后加入上海理工大学。 教学风格:授课时往往站在学员的角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更好的帮助学员去理解。

汪应洛老师

汪应洛老师

汪应洛老师: 管理学院院务会主任工程院院士,是国内著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行家。 50年来一直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应用,致力于国内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融会贯通。 他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参与完成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规划”、“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论证”等研究; 较早地将战略理论和战略决策应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型,参与研究“陕西经济发展战略”和“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的发展战略”。 教学风格:授课风格幽默风趣,能够很好地将复杂、枯燥的的知识简单、有趣地呈现,考点讲解全面,重点突出。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学校优势

国际化教育新标杆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先行者,自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以来,持续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采用全英文授课体系,配备国际认证的师资团队,构建起衔接国内外高等教育标准的课程体系。

教学特色解析

采用25人小班授课制,确保师生互动频率达到国际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融入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跨国企业实际场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语言强化课程采用分级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入学测试成绩动态调整教学方案。

双认证培养体系

完成四年制学业的学生将获得英国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该证书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学历认证。学院设置双导师制度,学术导师负责专业指导,职业导师提供规划,形成完整的成长支持体系。

项目特色亮点

  • 对接九所英国知名院校,包括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罗素集团成员
  • 建立企业导师库,与23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战略合作
  • 设置海外学习衔接课程,包含学术写作与跨文化沟通专项训练

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近年数据显示:73%选择赴海外攻读硕士学位,其中42%进入全球QS前100高校;直接群体中,86%入职跨国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学院指导中心提供为期三年的跟踪服务,持续优化校友职业发展网络。

学术认证说明

学生完成注册后,学籍信息将同步录入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学位认证流程采用线上申报系统,毕业生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方平台提交认证申请,常规办理周期为15个工作日。

展开更多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本科院校-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