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本科培养路径解析
培养阶段 | 核心内容 | 升学成果 |
上海交大预备年 | 学术英语强化、专业先修课程、跨文化适应训练 | 对接香港八大副学士课程 |
香港副学士阶段 |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模块、科研实践项目 | 升读香港/海外大学三年级 |
学士学位阶段 | 专业方向深耕、行业实习、毕业课题研究 | 申请全球院校硕士 |
课程实施特色
该项目采用三导师制教学体系,由学术导师、职业发展导师和语言文化导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于经济学、传媒学、数据科学等热门学科领域。
教学实施亮点
- 全英文案例教学占比达60%以上
- 每学期安排2-3次香港院校实地研学
- GPA3.0以上学生可申请暑期科研项目
升学保障机制
项目建立五维升学支持系统:学术成绩管理、文书指导服务、面试模拟训练、背景提升项目、校友资源共享。历年数据显示,完成预备阶段学习的学生中,92%成功入读香港浸会大学副学士课程,86%最终获得香港前三院校学士学位。
近年升学分布
- 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35%
- 香港浸会大学本院:28%
- 英国罗素集团院校:18%
- 澳洲八大院校:12%
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课程设计遵循"语言能力-学术能力-专业能力"三阶段提升模型。首学年重点突破学术英语障碍,通过香港大学认证的EAP课程,使学生的雅思应试能力平均提升1.5分。第二学年引入学科专业词汇强化模块,为副学士阶段的全英文授课奠定基础。
考核评价体系
- 形成性评价占比40%(课堂表现、小组项目)
- 终结性评价占比60%(期末考试、学术论文)
- 跨学期综合评价纳入香港院校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