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

学院采用“一对多”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060-0103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
主要实施本科学历学位教育和外国学士学位教育 引进优质资源、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办学质量 提供丰富的学习路径选择“4+0、2+2、2+1+1”及学位
课程分类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 作为沪上知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凭借独特的"一对多"办学模式,构建了包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特色专业的教学体系。学院通过IET、AACSB等国际认证,采用小班化全英文授课,为学生提供4+0、2+2等多种培养路径,致力培养具有跨文化领导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师资推荐

王艳

王艳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电系主任。1998.12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在教学上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其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善于抓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深入浅出,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

杨荟楠

杨荟楠

主要从事多相流测试技术及应用的研究,主要涉及能源、动力、化工与环境等领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潜心钻研,大胆实践,开心教学,效果明显,善于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使带教学生成绩由最低层次跃居前列。

原三领

原三领

教学情况:本科生课程: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学严谨,热爱学生,基础扎实,教学成绩突出,师生有很好的亲和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汪应洛

汪应洛

是国内著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专家。50年来一直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应用,授课风格亲切生动、朴实流畅、讲授技巧直击痛点、简洁实用,研究命题一针见血,直达规律。

刘宝林

刘宝林

2001年至2004年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做访问学者,系统地研究了组织工程化骨的低温保存方法,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思维敏捷严谨,教学耐心。熟悉教学体系,提分效果显著。

庄松林

庄松林

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所长;课堂风格活跃,互动性强,丰富的教学经验,超强的耐心和洞察力。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及时发掘学生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学校优势

国际化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突破传统办学模式,与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等九所英国知名学府建立战略合作,构建起多维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这种创新的"一对多"合作机制,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通道。

核心培养特色解析

学院位于上海复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周边汇聚多个国家领事馆与文化机构,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国际交流环境。教学团队由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组成,其中8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确保教学标准与英国合作院校完全同步。

教学模式创新

采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QAA),实施15-25人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突破传统讲授模式,融入案例研讨、项目实践、模拟商务谈判等多元形式,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体系架构

学院下设三大教学单位:管理学院侧重国际商务运营,开设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工程与计算学院聚焦智能制造,设置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语言文化学院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形成文理兼备的学科布局。

升学路径设计

  • 4+0模式:全程国内学习,毕业获中英双学位认证
  • 2+2模式:前两年国内基础学习,后两年英国合作院校深造
  • 2+1+1模式:两年国内+一年英国+一年海外实习

这种灵活的学制设计,既保障教学质量的国际等效性,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历年数据显示,选择跨境培养的学生,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质量保障机制

学院建立四级质量监控体系:课程层面实行双负责人制,中英教师共同备课;专业层面设置学术委员会,定期进行课程评估;院校层面开展年度教学质量审查;国际层面接受QAA周期性评估。这种多层监管机制确保人才培养标准始终保持国际水准。

教学资源配置

• 专属外文原版教材库:与英国合作院校同步更新教学资源

• 智能学习平台:集成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资源

• 学术支持中心: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和学术写作辅导

人才培养成效

通过系统的国际化培养,毕业生展现出显著竞争优势。近年质量报告显示,85%以上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或国际组织工作,30%学生获得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研究生录取。这种培养成果印证了学院"责任领导力+创新创业+文化同理"育人理念的有效性。

"学院的国际化培养体系,使我同时具备专业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在跨国企业面试中,这种复合型优势让我脱颖而出。" —— 2022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

展开更多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项目-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