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能飞无人机技术人才培养新范式
在工业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东莞能飞无人机构建了覆盖设备维护、飞行控制、行业应用三大维度的教学体系。作为广东省航空联谊会理事单位,机构整合民航院校教学资源,开发出符合CAAC标准的课程系统,年均培养专业飞手超过800人次。
系统化设备维护教学
区别于常规考证速成班,教学模块包含多旋翼无人机拆装实训、动力系统检测、飞控参数调试等实践内容。学员通过200课时的强化训练,可独立完成大疆Matrice系列行业机型的常规保养与故障排查。
渐进式飞行训练体系
实训分为三个阶段推进:初期使用凤凰模拟器掌握基础操控,中期在封闭场地进行定点起降训练,后期开展复杂环境下的航路规划实战。教员团队根据学员操作数据动态调整训练方案,确保安全通过民航局实践考核。
行业定制化课程模块
- 电力巡检方向:包含激光雷达设备操作、输电线路缺陷识别等专项内容
- 航拍测绘方向:教授倾斜摄影建模、正射影像图制作等技术要点
- 应急救援方向:涵盖夜视设备使用、物资投送精准定位等实战技巧
产学研协同发展平台
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同南方电网合作开发电力巡线课程,联合新华网成立无人机融媒体实验室。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保持同步更新。
教学保障体系
配备民航局认证的考试场地,拥有包括大疆经纬M300RTK、精灵4RTK在内的教学设备集群。实施小班分组制教学,每6名学员配置1名带教工程师,提供结业后三个月技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