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学府的教育传承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北京交通大学,其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896年创建的铁路管理传习所。作为中国最早的系统性培养交通运输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历经三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覆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双校区办学格局
海淀区作为北京的教育核心区域,分布着北京交通大学的东校区和西校区,两大主校区占地近千亩,配备智能化教学楼群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5年启用的威海校区,重点开展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学科建设特色
- 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学科
- 交通运输工程:保持全国学科评估A+等级
- 系统工程: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与全球51个国家的252所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特别在高速铁路技术领域,牵头成立中美、中俄高铁研究中心。本科生可通过国际联合培养项目,获得海外名校双学位。
教育理念创新
践行"知行"校训的教学实践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所有工科专业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学生可直接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践。
教学资源配置
主校区图书馆藏有轨道交通领域特藏文献12万册,威海校区配备全英文教学环境。所有实验室实行7×24小时开放制度,支持学生创新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