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

本硕学历,含金量高。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国外大学本科学历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688-0112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
国际教育项目是由我校携手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海外高校 为国内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的高水准精品留学项目 支持多国别、多专业、多形式、多层次的本科、硕士升学路径
课程分类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 作为上海市高水平高职院校,上海科学技术学院依托60余年办学积淀,携手海外知名高校开展国际本科教育。项目采用分段培养模式,涵盖商科、工科、艺术设计等热门领域,提供英澳日韩多国升学选择,毕业生可获教育部认证学历。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师资推荐

凌雯雯

凌雯雯

凌雯雯,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任教师。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机器视觉及应用等课程的授课工作。硕士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汪学杨

汪学杨

汪学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师,助理实验师,数控铣工高级技师,“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主要讲授《数控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铣削编程》、《工业机器操作与编程》等课程以及数控铣工中高级培训。2019年10月在全国机械行业“产品创意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竞赛指导学生获二等奖;2020年10月在上海市“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技能大赛指导学生参加获二等奖;2023年5月在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指导学生参加“数控铣”项目获得三等奖、“增材制造”项目获得三等奖二项、“机械设计CAD”教师组获得二等奖。

王建辉

王建辉

王建辉,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教授《应用电子电路技术》,《电工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有10余年左右的科研工作经验,曾参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双证融通和中高职贯通的申报与实施考核以及培训工作,能将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有机的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刘汇

刘汇

刘汇,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等方向。硕士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2篇,申请专利1项。

罗梦琪

罗梦琪

罗梦琪,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方向为广播电视传播艺术。本科期间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届华夏之声校园主播大赛全国16强、“天然好声音”FM95.9辽宁文艺广播男女主播选拔赛季军,硕士期间评论文章《“请别让我那么快长大”——我看“小戏骨”系列影视剧》曾获中国文联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30篇优秀评论文章。

管佳燕

管佳燕

管佳燕,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主任,讲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研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并获佳绩。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学校优势

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构建的国际教育体系,通过创新的分段培养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项目设置语言强化、专业基础、国际通识三大课程模块,采用小班化双语教学模式,配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职教师团队,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项目核心特色解析

  • 双认证保障体系:所有合作院校均通过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学历学位获留学服务中心双重认证
  • 弹性培养周期:2+1/3+1/3+2等多种学制组合,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需求
  • 服务网络:与200+跨国企业建立人才推荐通道,提供职业规划、实习推荐、安置等全程服务

四国合作院校对比

国家 合作院校 优势专业 学制模式 认证情况
英国 南威尔士大学 商科/工科 2+1/3+1 中英双认证
澳大利亚 海港学院 商科硕士 3+2专升硕 中澳双认证
日本 西日本短期大学 语言预科 2+1+2 中日双认证
韩国 京福大学 艺术设计 3+1/3+2 中韩双认证

特色培养模式详解

以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商科方向为例,项目设置三阶段培养体系:前两年在国内完成雅思强化课程及商科基础课程,第三年赴英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完成本科阶段后可直接衔接一年制硕士课程,实现本硕连读的快速通道。

学历认证服务体系

  1. 入学即建立专属学籍档案
  2. 毕业前半年启动认证材料预审
  3. 提供教育部认证全流程指导
  4. 建立终身学历认证查询通道

展开更多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上海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本科-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