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

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888-4849
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
忠信笃敬、知行合一 自强不息、和而不同 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
课程分类

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 暨南大学国际本科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中外教育衔接通道。项目采用2+2分段培养机制,前期强化语言与专业基础,后期对接海外名校完成学位课程,为学子搭建安全高效的国际化升学路径。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师资推荐

陈光慧

陈光慧

陈光慧,现任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经济学院统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论文获评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15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统计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等刊物审稿人。主要以统计抽样调查及其在统计中的应用为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国统计科研重大项目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及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以主要参与者身份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在统计学各类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在《统计研究》刊物发表10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获得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三等奖多项;2014年获暨南大学第二届本科教学“校长奖”。

王兵

王兵

暨南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暨南大学本科教学校长奖—教学贡献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第七届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广东省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全国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鞠振宇

鞠振宇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华杰出学者”,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院长,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青”获得者(2015)。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生理协会衰老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会长。研究工作聚焦在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及其对组织器官功能和寿命的影响,在Cell、Nat Genet、Nat Med、Cell Stem Cell、Blood等杂志上总计发表SCI论文133篇。获得多个国家级重点或者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等。

王卫良

王卫良

工学博士,教授,国际能源学院副院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工程院能源发展战略专家、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指南评审专家,和《中国电力》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碳中和”与能源发展战略、先进热力系统、大规模储能关键技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等方面研究。曾主持/参与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突破了火电行业百余年来低负荷能耗必然大幅上升的传统认知,创建了“热力系统状态重构理论”,攻克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低负荷工况保效与安全运行的卡脖子难题。

姚冬生

姚冬生

主要从事生物毒素防控、新酶功能、蛋白质分子设计和异源基因在酵母中的异源表达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报道分离到黄曲霉毒素解毒酶(6-甲氧基双呋喃香豆素氧化酶),并系统研究了该酶的催化机制、蛋白质晶体结构和异源重组表达。获农业部颁发饲用黄曲霉毒素B1分解酶添加剂新产品证书,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发明专利博览会发明专利银奖,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成果转化优秀项目奖”,“中国饲料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奖”,在2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专利授权,研究成果被编入《新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史略》。孵化成立了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和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承担了863计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产学研和重点产业研发项目多项,申请发明专利4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

谢宝剑

谢宝剑

经济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政策、港澳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政策与制度创新、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等研究。 在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育部重点基地-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行政专业获得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基地)理论经济学出站博士后,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评议专家、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广东行政管理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港澳青年工作智库成员,广东省国有资本研究会监事、广州市统战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港澳青年之家发展策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广州市、佛山市、梅州市、顺德区、南海区等地方及部门决策咨询专家。

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学校优势

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

作为国内首批开展跨境教育实践的高等学府,暨南大学国际本科项目构建起覆盖全球60余国的教育协作网络。该项目采用分段式培养机制,学生在校本部完成两年专业基础课程后,可根据个人发展规划选择对接英美澳加等地区的合作院校。

创新性教学体系解析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渐进式学习理念:

  • ► 首学年聚焦语言能力突破,雅思强化训练结合通识课程同步推进
  • ► 次年实施双语专业教学,引进海外原版教材进行学科基础建设
  • ► 海外阶段侧重专业深化,部分院校提供带学分实习项目

特色化办学优势

● 学术资源共享机制:专业课教师团队由校本部教授与海外客座讲师共同组成,定期举办跨国学术工作坊

● 学分转换保障体系:与QS前200院校建立课程互认协议,最高可转换62个学分

● 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每年举办海外大学教育展,组织学生参与模联等国际性学术活动

全周期支持服务

项目配备专业留学服务团队,从院校申请到归国认证提供全程指导:

服务阶段 核心内容
海外衔接 定制化选校方案、签证辅导、行前培训
境外支持 接机住宿安排、学业进展跟踪、紧急事件处理
归国服务 学历认证指导、推荐、校友网络建设

经济型留学方案

■ 国内阶段学费较直接出国节省约60%教育支出

■ 合作院校提供专项奖学金,最高可达学费30%

■ 支持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

多元发展通道

项目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1. 约65%学生选择在海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 28%毕业生进入跨国企业从事国际商务工作
  3. 7%学员回国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展开更多

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本科-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