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四方手绘

目前国内优秀的手绘与考研快题、设计软件教育机构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060-0105
培训世界 >南宁四方手绘 >新闻中心 >建筑手绘有哪些绘制要点

建筑手绘有哪些绘制要点

2023-11-22 16:23:00来源: 南宁四方手绘
建筑手绘有哪些绘制要点
导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建筑学手绘要点的文章,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详情
  考研是建筑学的同学一般都很苦恼画手绘,因为建筑手绘有很多的绘制要点需要注意,那么建筑学手绘有哪些绘制要点呢?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看看要点有哪些,有需要的同学一起来看看吧。
 立面图常见知识与规范
  建筑快题中立面图的画法和表达,南北地区基本是大同小异。它主要是表明建筑外立面的形状,以及与其它立面的关系,同时要仔细刻画门窗,表示其在建筑外立面的位置,形状,开启方向等。其常用的比例有:1:200、1:250、1:300;部分情况时可能出现1:100的比例。
 建筑立面图表达要点
  1、图名、比例
  跟平面图一样,建筑立面图也有它的图名和比例,这个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图名的命名:(无论采取下面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但是整幅图的标名方式要统一)
  【1】按建筑各面的朝向命名
  例如:东立面、西立面等
  【2】按建筑外贸特征命名例如:正立面、背立面、左侧立面等
  (常用建筑方位或朝向来命名)
 2、标注尺寸与标高
  部分北方高校对于建筑立面的尺寸标注和标高没有做明确规定,因此很多北方同学在画图的时候往往是没有标注的;在南方高校中,基本都是有标注。
  建筑的标高以室内0.000为参照点,常见的层高有:3.0M、3.6M(常用建筑层高)、3.9M、4.2或4.5M,有大空间需求时刻选用5.4M。尺寸的标注形式是以毫米为单位:例如——3600、7200等等。
 3、阴影、前后关系表达
  南方建筑在图面表达时,会注重与表达建筑的“轻盈、通透、光影变化”。因此在画建筑立面的时候,也会注意这种关系。常用黑色、深褐色等颜色来表达建筑的阴影。
  不同长度的投影线可以表示出建筑体块的前后关系。
  4、轮廓加粗、雨棚、台阶等细节
  轮廓线加粗,其目的是为了区分建筑前后关系的,近几年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建筑出入口的雨棚表达,是真实存在的;很多同学会忽略这个重要的构件,特别是在立面阴影表达时。不同的雨棚形式,会传达出不同的建筑性格,是立面设计时一个重要的设计手法。
  室内外台阶高差的表达,对于刚开始学习建筑快题时的同学而言,是经常被遗忘的部位。一个真实的建筑,室内外高差基本是必然存在的(对于常见的民用建筑而言,特殊的建筑除外);这个部分的表达,能体现出来一个建筑从业者的基本设计功底,因此不能过于随意,一带而过。
 5、材质、配景
  建筑外立面的材料应用,石头、木头、材料等。在画建筑立面时,往往会带上建筑材质的简单表达;部分高校会要求画出材质,部分高校对此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立面图的配景树,往往是简笔画,多以圆圈、几何、带状等形式来简化处理;不会像低年级学习手绘表现时,画的过于细致;因为在做建筑设计草图时,方案设计是重点,树木的表达只是为了衬托建筑而存在的,起到限定外轮廓的一种作用。

  立面图也可以表示一下室外的配景环境,例如:花坛、草坪、人物等。



 立面设计手绘讲解
 建筑快题立面设计法则
  1.黄金分割法则:
  即开窗、材质过渡、构图中心等处理手法的位置处于横向构图或纵向构图的黄金分割位置,此话怎讲?一般来说,我们分为3种方式:
  2.收束法则:
  即开窗、材质过渡、构图中心等处理手法的位置处于横向构图或纵向构图的体块尽端位置,只进行点缀处理。同样的,也是3种方式:
 关于建筑立面设计的理论
  1.图底关系:
  建筑立面在材质上的衬托关系称为图底关系,形成视觉中心,视觉中心的图底关系理论一般来说是服从于繁简原则和主从原则的,需要用鲜艳的颜色或者丰富的设计去突出视觉中心。
  2.过渡理论:
  建筑立面在材质上的变换成为过渡,过渡的位置满足黄金分割比法则、收束法则,过渡在虚实关系上处理十分必要!
  3.虚实关系:
  建筑立面在虚实关系上分为大虚、镂空、小虚、透明材料隔板;实部总体上分为
  虚部:大虚、小虚;
  实部:混凝土、硬质板、青石砖墙;
  过渡部分:木格栅等软质材料;
 4.序列处理:
  一般来说,序列处理常见于中小学、旅馆建筑、幼儿园、办公建筑的建筑立面。那么一般来讲,有这么几种方式:
南宁四方手绘相关新闻

南宁四方手绘

南宁四方手绘设计教育已成为一家建筑、规划、环艺室内、风景园林、工业设计、视传平面等设计手绘与考研快题培训为核心,并有考研理论课培训,远程视频教学,设计院入职培训,项目方案设计,设计软件培训,出国留学作品集等多元发展的设计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咨询热线:400-060-01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