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人才培养计划
苏州机械手工程师培训项目立足智能制造发展趋势,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工业4.0技术标准。为期35天的全日制教学周期,采用上午理论讲解与下午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重点突破自动化产线三大核心技术模块。
教学模块 | 核心技术点 | 实训项目 |
---|---|---|
电气系统构建 | EPLAN图纸解析/低压电器应用 | 物料搬运系统电气装配 |
智能控制系统 | 汇川PLC编程/伺服驱动调试 | 自动化循环控制系统开发 |
机械手集成应用 | Ethernet/IP通讯/视觉引导 | 手眼协同分拣系统实战 |
课程核心模块解析
电气装配实训
从电工基础工具使用到完整电气柜装配,学员将系统掌握断路器、接触器等低压电器的安装规范。通过EPLAN电气图纸逆向工程训练,培养根据原理图完成线路连接的实际操作能力。
智能控制系统开发
汇川PLC编程模块涵盖数据类型转换、运动控制指令等核心技术,结合威纶通触摸屏组态软件教学。通过伺服定位控制系统开发实训,实现物料精准搬运的自动化流程设计。
机械手系统集成
- 机器人本体坐标系建立与标定
- 视觉定位系统Ethernet通讯配置
- 夹爪工具坐标系的动态补偿
技术进阶方向
课程后期重点突破机器视觉集成应用,学员将完成相机标定、视觉模板匹配等关键技术点的实战训练。通过Modbus TCP协议实现PLC与机械手的协同控制,构建完整的智能分拣系统。
项目实战要点
在最终考核项目中,学员需要独立完成包含以下技术要素的自动化系统:
- 六轴机械手的轨迹规划与碰撞检测
- 视觉引导的精准抓取成功率≥99.5%
- 系统循环节拍优化至8秒/次
能力培养目标
结业学员应具备自动化产线三大核心能力:电气系统故障诊断、PLC程序调试优化、机械手应用开发。掌握从设备选型到系统集成的完整项目实施流程,达到工业现场工程师的技术要求。
技能认证体系
课程包含工业机器人操作员(中级)、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初级)双证书考核。通过理论笔试与实操考核的学员,可获得行业认可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