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预科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体系,系统培养生物、化学与物理三大领域的核心学科素养。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化教学,每个学科均包含基础理论、实验操作和跨学科研究三大教学单元。
实验科学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在生物能量转换、化学物质反应、物理运动规律等知识模块中建立关联。每周设置8学时的实验室实操,学生通过光谱分析仪、PCR设备等专业仪器验证理论知识。
学科模块 | 核心内容 | 实验项目 |
---|---|---|
生物科学 | 细胞结构与功能 遗传学原理 生态系统分析 | DNA提取实验 微生物培养 生态模拟系统搭建 |
化学科学 | 物质结构理论 化学反应原理 分析化学方法 | 滴定分析实验 有机合成反应 光谱分析法应用 |
物理科学 | 力学体系 电磁学原理 量子物理基础 | 运动学测量实验 电路系统设计 光学干涉研究 |
跨学科研究项目
每学期设置2个综合性研究课题,如「新能源材料开发」项目整合化学合成与物理特性分析,「基因编辑技术」项目融合生物技术与数据处理。学生团队需完成从立项申报、实验设计到成果展示的全流程。
- 科研论文写作指导每周四下午开展
- 实验数据可视化分析专项培训
- 国际学术期刊文献研读会
教学资源配置
实验室配备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价值千万的科研设备。教学团队由12位具有海外科研背景的教师组成,其中8人持有常春藤联盟高校博士学位。
生物实验室
配备三级生物安全柜
全自动PCR扩增系统
荧光显微镜成像设备
化学分析中心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原子吸收光谱仪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课程咨询请通过学校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招生信息,具体教学安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验项目需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