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设计核心培养体系
在数字化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ACG的HCI专项培训聚焦三大能力塑造:用户行为分析能力、界面原型开发能力、跨平台交互设计能力。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每个学习单元均包含理论讲授、案例解析、实战演练三个环节。
教学模块 | 能力培养重点 | 项目产出要求 |
---|---|---|
用户体验研究 | 用户画像构建、需求分析模型 | 完成3组用户调研报告 |
交互原型设计 | Axure/Figma实战应用 | 开发5个可交互原型 |
技术实现路径 | 前端基础与API对接 | 实现2个完整应用案例 |
学科交叉融合实践
课程特别设置跨学科工作坊,引导学员将心理学、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融入交互设计。在智能穿戴设备设计专题中,学员需要完成从概念草图到功能原型的完整开发流程。
典型项目开发流程
- 需求分析:使用Kano模型确定功能优先级
- 原型迭代:每周进行两次设计评审
- 用户测试:采集至少50组有效数据
- 技术文档:编写符合IEEE标准的开发文档
职业发展双通道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HCI专业毕业生主要呈现两种发展路径:
设计研究型岗位
聚焦用户行为分析与体验优化,典型岗位包括UX研究员、交互架构师等,平均薪资范围15-25K/月。
技术开发型岗位
侧重界面实现与系统集成,涉及前端开发工程师、AR/VR交互工程师等职位,平均薪资范围18-30K/月。
教学成果可视化
课程设置三个阶段评审节点,通过量规评估体系确保学习成效:
- 概念阶段:完成选题可行性报告
- 中期审查:提交交互流程图与低保真原型
- 终期答辩:完整作品集展示与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