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立教育

青岛大立教育建工类考试辅导资讯网站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882-1633
培训世界 >青岛大立教育 >新闻中心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020-03-01 09:55:45来源: 青岛大立教育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导读:

文章详情
不同灭火方法操作示意图

火势控制的科学逻辑

燃烧三要素理论指出,可燃物、助燃物与点火源共同构成燃烧必要条件。有效灭火的本质在于打破这个三角平衡,具体实施路径可分为四个维度:温度控制、物质隔离、氧气阻断和化学反应干预。

温度控制原理实践

以水介质应用为例,当1kg水温升20℃时吸收8.4×10⁴J热量,汽化过程更可吸收2.26×10⁶J潜热。这种相变吸热特性使水成为最经济的冷却剂,特别适用于A类固体火灾处置。

物理隔离技术分解

泡沫灭火系统通过生成0.1-1mm粒径的稳定泡沫层,可形成超过30分钟的隔离屏障。在石化装置火灾中,这种隔离方式能有效控制流淌火,配合水冷却系统可将灭火效率提升40%以上。

灭火方式 作用机理 适用场景 典型介质
冷却灭火 降低温度至燃点以下 固体物质火灾 水、水雾
隔离灭火 切断可燃物供应 液体流淌火灾 泡沫、沙土
窒息灭火 降低氧浓度至15%以下 密闭空间火灾 二氧化碳、氮气
化学抑制 中断链式反应 电气设备火灾 干粉、七氟丙烷

氧气阻断实施要点

在有限空间火灾处置中,注入CO₂气体可使氧浓度快速降至12%以下。但需注意,当环境温度低于-56.6℃时,CO₂将直接升华,此时应改用氮气惰化技术。

自由基链式反应阻断

ABC干粉中的磷酸铵盐成分可捕获燃烧产生的OH·和H·自由基。实验数据显示,当干粉浓度达到60g/m³时,灭火时间可缩短至传统方法的1/3。

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 油类火灾禁止直流水冲击
• 锂金属火灾禁用二氧化碳
• 精密仪器优先选用气溶胶
• 粉尘爆炸环境禁用窒息法

上一篇: 下一篇: 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青岛大立教育

深耕建筑领域职业教育十五年,青岛大立教育构建完善执业资格培训体系,涵盖建造师、监理师、造价师等核心课程,采用阶梯式教学法帮助学员高效。

展开更多

咨询热线:400-882-163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