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设计逻辑
思科统一协作技术认证课程采用阶梯式培养方案,从基础网络语音原理到企业级部署方案,最终实现复杂故障排查能力构建。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分段式教学,特别设计知识点衔接模块,确保CCNA到CCIE阶段的知识连贯性。
教学模块分解
认证阶段 | 课程代码 | 课时配置 | 核心能力培养 |
---|---|---|---|
CCNA-UC | 语音系统基础 | 4天 | IP语音系统部署 |
CCNP-UC | CVOICE | 4天 | 语音网关配置 |
CIPT1/2 | 7天 | UC系统管理 | |
CAPPS | 2天 | 应用集成实践 | |
TVOICE | 2天 | 系统排错技术 | |
QOS专题 | 融合教学 | 服务质量优化 | |
CCIE集训 | LAB强化 | 弹性课时 | 实战场景演练 |
教学实施要点
语音协作系统课程特别配置真实企业案例库,包含金融行业双活中心部署方案、跨国企业语音路由配置等23个典型场景。实验环节采用模块化设计,学员可自由组合CUCME、CUBE等组件构建测试环境。
设备操作规范
- 采用思科官方推荐IOS版本进行教学
- 所有实验台架支持多终端访问
- 提供远程实验环境访问权限
集训营特色
LAB强化阶段引入动态题库分析系统,实时追踪思科认证考点变化趋势。教学团队根据最新考试大纲调整实验方案,特别加强语音质量监控、紧急呼叫路由等高频考点的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