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教学体系解析
中医药传承教育采取阶段性培养模式,初期重点强化《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研读,中期开展脉诊、方剂配伍等专项训练,后期进入临床跟诊实践。课程设置特别注重辨证施治能力的培养,每月安排典型病例分析研讨会。
六大教学模块详解
阶段 | 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基础 | 四诊合参/八纲辨证 | 120课时 |
技能实训 | 针灸/推拿手法 | 180课时 |
临床实践 | 跟诊病例分析 | 240课时 |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 ▪ 双导师制:理论导师与临床导师协同指导
- ▪ 月度技能考核: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 ▪ 临床案例库:收录300+典型病案
特色培养方案
采用三阶段进阶式教学:
- 基础理论强化:系统梳理中医经典理论体系
- 专项技能突破:重点训练针灸、推拿等实操技术
- 临床思维构建:通过真实病例培养辨证能力
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定期组织学员参与社区义诊,强化临床应变能力。
师资团队构成
理论导师
均具备15年以上教学经验
临床导师
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占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