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绿洲同济教育

郑州绿洲同济教育专注建筑工程类高精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882-1933
培训世界 >郑州绿洲同济教育 >新闻中心 >BIM普及过程中会有哪些阻力

BIM普及过程中会有哪些阻力

2021-04-13 14:41:39来源: 郑州绿洲同济教育
BIM普及过程中会有哪些阻力
导读:

文章详情

国内外标准差异引发的应用困境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自引入国内以来,技术标准适配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从业者。欧美国家的BIM软件主要针对当地建筑规范开发,在承重结构计算、材料参数设置等核心模块与国内建筑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对比维度 国际标准 国内现状
抗震参数设置 按欧美地震带划分 需符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材料数据库 ASTM标准体系 GB/T国家标准体系

现有管理体系的技术适配难题

国内建筑项目从审批到验收的全流程管理仍基于二维图纸体系,这种制度惯性对三维模型的兼容性提出挑战。某特级施工企业的案例显示,使用BIM技术制作的3D模型需要额外转换生成传统二维图纸才能完成备案手续,导致工作效率提升幅度被抵消近40%。

项目周期压缩带来的实施风险

国内建筑工程普遍存在前期准备时间短的特征,这与BIM技术需要完整数据输入的矛盾在多个项目实践中显现。某轨道交通项目数据显示,采用BIM技术使设计阶段耗时增加25%,但施工阶段的变更率降低60%,这种时间成本的前后转移需要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

成本控制体系的技术对接缺口

当前招投标机制中的低价中标模式与BIM技术的前期投入特性存在根本冲突。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完整实施BIM技术的项目前期成本增加约8-12%,但全生命周期成本可降低15-20%,这种成本结构的转变需要配套计价体系的改革支撑。

技术迁移中的能力转型挑战

参数化设计对从业者的复合能力提出新要求,某设计院内部测试显示,传统CAD工程师转向BIM平台需要平均146小时的专项培训才能达到基本操作水平。这种能力转型的阵痛期直接影响技术推广速度。

技能模块 掌握周期 关键难点
参数化建模 60-80小时 逻辑关系构建
协同工作流程 40-60小时 数据交互标准

行业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需求

BIM技术的深度应用需要设计、施工、运维等全产业链的协同进化。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实践表明,当总包单位采用BIM技术而分包单位仍沿用传统方式时,协同效率损失达30%,这种技术应用断层严重制约整体效益提升。

郑州绿洲同济教育

作为中原地区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培训机构,郑州绿洲同济教育采用设计院真实工作模式,由具有十五年项目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组成教学团队,开设覆盖BIM全专业、施工图设计、机电安装等领域的实战课程,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工程设计核心技能。

展开更多

咨询热线:400-882-1933

课程导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