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过渡的三大支撑体系
翰林教育研发的衔接课程体系,聚焦国际高中新生普遍面临的三大挑战: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不足、专业学科基础薄弱、西式教学方式不适应。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阶段性能力提升方案,助力初中毕业生平稳过渡。
课程模块 | 教学内容 | 能力培养 |
---|---|---|
语言强化 |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课堂学术讨论技巧 专业文献速读训练 | 标化考试基础能力 学术场景语言应用 |
学科预修 | IGCSE数学核心概念 微观经济基础理论 物理化学专业术语 | 专业词汇储备 学科思维建立 |
课程模块深度解析
语言能力强化体系
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框架,重点培养三大核心能力:学术场景听力理解速度提升至180词/分钟,专业文献阅读速度达到800词/分钟,学术写作规范掌握APA/MLA双格式标准。通过案例教学法,模拟国际课堂常见的小组讨论、论文答辩等场景。
理科思维培养路径
数学模块采用剑桥IGCSE教材为蓝本,重点突破函数图像分析、概率统计建模等12个知识难点。理化课程独创"专业术语三维记忆法",通过实验演示、词根解析、情境应用三阶段教学,帮助学生在8周内掌握300+核心专业词汇。
教学实施细节说明
- ⌛ 授课周期:暑期集中训练营(6周)+学期巩固班(12周)
- ?? 师生配比:严格执行1:6小班制,确保个性化指导
- ? 进度监控:每周学习成效可视化报告系统
学习效果保障机制
实施"三阶质量把关"体系:课前进行学情诊断测试,课中配备双师辅导(主讲+助教),课后提供错题智能分析系统。学员平均GPA提升幅度达1.2,90%学员在首个学期适应国际课程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