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划三大准则
设计维度 | 实施要求 | 常见误区 |
---|---|---|
跨专业协同 | 与土建/消防/暖通同步设计 | 各系统独立规划 |
通道预留 | 弱电专用井道隔离部署 | 强弱电混合走线 |
扩展空间 | 配线间预留30%扩容空间 | 按现状满配设计 |
在物理层规划阶段,双孔面板配置方案可降低后期改造难度。每个信息点位建议预留双绞线与光纤两种介质通道,电源插座距网络端口应保持15-30cm水平间距。
线缆部署关键参数
- 五类以上双绞线需控制90米传输距离
- 光纤弯曲半径不低于线缆直径20倍
- 主干链路衰减值需预留3dB余量
开放式办公区域采用预端接光纤系统可降低30%施工耗时。熔接式光纤接续方式相比机械接续损耗降低0.2dB,特别适用于核心机房链路。
设备选型策略
国产六类非屏蔽模块在回波损耗、近端串扰等关键指标上已满足ISO11801标准要求。机柜垂直理线器应选择可旋转式设计,便于后期线缆维护操作。
配线架端口密度建议控制在每1U空间24口以内,确保散热空间与理线操作空间。主干光缆建议采用8芯及以上配置,重要链路采用双路由保护。
施工工艺规范
镀锌钢管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径6倍,JDG/KBG管材需采用专用弯管工具加工。水平桥架填充率不超过40%,垂直桥架控制在60%以内。
面板端接需预留15cm余长,机柜内线缆预留长度控制在1.2-1.5米。所有金属管槽必须实施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值≤1Ω。
系统验收标准
采用FLUKE DSX-8000进行信道认证测试,六类链路需满足PSACR>3.0dB标准。光纤OTDR测试曲线应平滑无突变,总损耗预算包含连接器损耗需<2.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