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中学课程体系解析
本课程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每周固定时段进行90分钟线上直播授课,由具备国际教师资格认证的外籍教师主讲。暑期设置14天全封闭式国际校园体验,模拟海外中学课堂环境,课程内容涵盖学术英语、跨文化交际、研究性学习三大核心模块。
教学模块构成
- · 学术写作训练:文献综述/实验报告/学术论文规范
- · 批判性思维培养:案例分析与辩论实战
- · 跨文化项目实践:全球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设计
课程核心竞争力
教学资源配置
采用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集团原版教材,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学习系统,实现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巩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师资保障机制
教师团队需通过CELTA/TEFL认证,平均教龄7年以上,每季度进行教学能力评估,年度参与国际教育研讨会保持教学前沿性。
阶段性培养成果
学习阶段 | 语言目标 | 学术能力 |
---|---|---|
基础阶段(13-15岁) | CEFR B2水平达标 | 完成2000字学术论文 |
进阶阶段(16-18岁) | CEFR C1水平认证 | 独立完成研究项目 |
特色教学实践
每年定期举办国际中学生学术论坛,学员可提交研究成果参与全球评选。2019-2023年间,本课程学员累计获得27项国际青少年研究奖项,其中8个项目被收录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创新案例库。
国际研学亮点
- √ 哈佛大学辩论赛实战工作坊
- √ 牛津大学暑期研究项目
- √ 日内瓦国际组织参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