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模式解析
在科技素养培养领域,我们的教学体系采用三维融合模式:每课时同步完成硬件认知、结构搭建和程序编写三大模块。课程配备国际认证的标准化积木组件,包含12类传感装置和8种动力模块,支持构建超过150种功能各异的智能装置。
教学工具配置清单
- ✓ 流马达控制模块
- ✓ 多光谱LED组件
- ✓ 智能触碰开关组
- ✓ 红外测距传感器
课程体系架构说明
启蒙阶段:创意搭建初体验
学员通过实体组件构建基础机械结构,认识12种常用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完成8个主题项目搭建,掌握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进阶阶段:智能交互探索
引入图形化编程界面,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双向通信。完成15个交互项目开发,包括自动避障系统、声光联动装置等实用型智能设备。
教学实施规范
项目 | 实施标准 |
---|---|
授课规模 | 6-8人精品小组 |
单次课时 | 90分钟深度实践 |
排课机制 | 滚动开班随到随学 |
能力培养路径
工程思维塑造
通过故障排查实践,培养系统分析能力。在项目迭代过程中,掌握从需求分析到方案优化的完整流程。
创新应用开发
鼓励学员观察生活场景,自主设计智能解决方案。优秀作品可参与年度科技创新展览,获得专业工程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