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范式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厦门云光工业机器人学院构建了包含智能产线控制、机器人编程调试、视觉系统应用三大模块的实训平台。通过真实工业场景还原,学员可亲自动手完成从控制系统设计到设备联调的完整项目流程。
课程体系解析
课程模块 | 培养方向 | 核心技术点 |
---|---|---|
系统集成班 | 自动化产线设计 | 非标机械设计/电气图纸解析/离线编程 |
视觉应用班 | 智能检测技术 | 视觉定位算法/缺陷检测模型/多设备通讯 |
系统应用班 | 产线运维优化 | 设备联调技术/工艺参数优化/故障诊断 |
教学特色详解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贯穿整个学习周期,每个技术模块均配备典型工业案例。在机器人轨迹控制模块中,学员将实际完成焊接路径规划、码垛算法优化、打磨压力控制等12个实操项目。
设备调试实训
配置工业级ABB/KUKA机器人工作站,涵盖变位机、输送线、视觉检测等辅助设备。学员通过真实PLC与机器人通讯调试,掌握PROFINET、Ethernet/IP等工业通讯协议配置方法。
技术能力培养路径
视觉应用课程采用阶梯式教学体系,从基础成像原理到复杂场景应用逐步深入:
- 阶段:掌握相机选型与光学方案设计
- 第二阶段:完成视觉定位与尺寸测量项目
- 第三阶段:实现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系统
能力建设
课程引入企业真实技术需求文档(RFQ),要求学员根据生产节拍、精度要求等参数完成技术方案书。结业项目需通过包含机械设计合理性、程序健壮性、安全规范符合度等28项指标的验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