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教育核心价值
走进课程体系,会发现其独特之处在于将抽象编程思维转化为可视化操作。课程采用国际通用的UARO编码系统,通过颜色识别模块与图形化编程界面,让学龄前儿童也能轻松理解指令逻辑。
教学阶段 | 能力培养重点 | 教具升级 |
---|---|---|
启蒙期 | 精细动作发展 | 大颗粒积木套装 |
进阶期 | 信号逻辑理解 | 多传感器组件 |
分阶段教学体系
阶段:机械结构认知
通过趣味性的螺丝组装环节,儿童在完成机器人造型搭建的过程中,自然掌握工具使用方法。课程特别设计的安全教具,确保低龄学员也能独立操作。
第二阶段:输入输出系统
引入触觉、声光传感器后,学员开始理解机器人的感知机制。通过比对人体感官功能,建立基础的控制系统概念。
第三阶段:图形化编程
采用彩色编码积木实现可视化编程,学员通过排列组合不同功能模块,控制机器人完成指定动作序列。
课程亮点解析
- 多维能力培养: 每节课包含机械组装、程序调试、成果展示三个环节,同步提升空间建构、逻辑推理、语言表达三大核心能力
- 动态教学评估: 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通过课堂任务完成度、创新方案提出率等六个维度跟踪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