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体系解析
国际高中课程体系采用三阶段进阶模式,包含IGCSE基础衔接课程、核心课程模块及大学先修课程。教学方案深度融合中国课程大纲与美国CCSS标准,重点强化学术英语与STEM学科能力,为不同学术背景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框架。
课程阶段对比
阶段 | 课程内容 | 教学目标 |
---|---|---|
衔接阶段 | IGCSE基础课程 | 夯实学科基础 |
核心阶段 | AP/A-Level融合课程 | 培养学术专长 |
提升阶段 | 大学先修课程 | 学术能力延伸 |
教学实施策略
基于MAP测试系统的动态评估机制,每学期进行三次学业水平诊断,根据阶段性成长数据调整教学方案。Achieve Reading智能平台实时追踪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报告。
教学特色解析
- 动态分班机制:根据学科掌握程度实施走班制教学
- 教材分级体系:设置化学1/2等阶梯式课程模块
- 学术拓展计划:开放AP微观经济等18门先修课程
实践培养方案
实施跨学科项目制学习(PBL)模式,每学年设置6-8个主题研究项目。教学团队联合制定项目评估量规,通过校外实地考察、实验室操作、学术论文撰写等多元形式,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
评估维度构成
■ 学术表现(60%):包含课堂参与度、实验报告质量、阶段性测试
■ 德育发展(20%):通过ClassDojo系统记录日常行为规范
■ 项目成果(20%):依据跨学科项目完成度进行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