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教育领航者的创新实践
作为上海地区具有标杆意义的工科院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在漕河泾和奉贤双校区构建起总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的教学矩阵。教学区配备价值4.69亿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量突破240万册,为万名在校生提供优质学习环境。
教学资源全景解析
') no-repeat left center;">19个二级教学单位涵盖工程创新学院等特色培养机构 ') no-repeat left center;">48个本科专业形成工科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体系 ') no-repeat left center;">251个实践基地覆盖先进制造全产业链
学科建设战略布局
学校重点建设的8大学科门类中,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与5个教委重点学科形成特色学科群。化学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硕士点,配合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构建起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工程创新学院作为教学改革试验区,引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实施项目制学习方案。这种将企业真实案例融入课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平均超过600课时的工程实践经验。
师资力量深度剖析
师资类别 | 数量规模 |
---|---|
高级职称教师 | 477人 |
博士学位持有者 | 459人 |
行业特聘专家 | 120+人 |
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通过独创的"三维能力培养模型",将工程实践、创新思维、国际视野融入教学全过程。校企联合开发的62门项目制课程,使学生在解决真实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核心技术能力。
教学成果亮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2项
15门市级精品课程
学生发展数据
98.27%率
年均150+企业校招
85%技术岗位率
基础设施升级计划
投资建设的智慧教室系统已覆盖80%教学场所,配备虚拟仿真实验室、工业级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施。奉贤校区新建的工程实训中心占地2万平方米,包含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12个专项实训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