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传输基础原理
光纤通信依赖特定波长光波实现数据传输,工作波段主要分布在近红外区域。可见光波长范围在390-760nm之间,工程应用中常采用850nm、1310nm和1550nm三个典型波长值。其中1550nm波长因衰减最低,成为长距离传输的首选方案。
波长(nm) | 衰减系数(dB/km) | 典型应用 |
---|---|---|
850 | 3.0 | 短距多模传输 |
1310 | 0.4 | 中距单模传输 |
1550 | 0.2 | 长距骨干网络 |
光纤类型技术对比
根据光传输模式差异,光纤可分为单模与多模两大类别。单模光纤芯径9-10μm,仅允许基模传输,具有低色散、大带宽特性,适用于10km以上长距离通信。多模光纤芯径50-62.5μm,支持多模传输但存在模间色散,传输距离在2km以内。
参数 | 单模光纤 | 多模光纤 |
---|---|---|
芯径尺寸 | 9-10μm | 50-62.5μm |
传输距离 | >10km | ≤2km |
光源类型 | 激光二极管 | LED光源 |
光模块选型要点
光模块作为光电转换核心部件,需根据传输距离、速率要求进行选型。SFP+模块支持10Gbps速率,传输距离可达80km;QSFP28模块适用于100G高速传输场景。安装时需注意模块与光纤类型匹配,单模模块不可用于多模光纤系统。
光纤接口类型解析
接口类型 | 连接方式 | 应用领域 |
---|---|---|
SC方型接口 | 推拉式 | 路由交换设备 |
LC小型接口 | 卡扣式 | 高密度布线 |
FC螺纹接口 | 旋转锁定 | 电信机房 |
实际工程中推荐使用LC接口实现高密度部署,其1.25mm陶瓷插芯比SC接口2.5mm插芯节省60%空间。FC接口因螺纹锁定特性,特别适用于振动环境下的稳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