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五大重难点突破指南
一、增值税法律实务精要
作为经济法基础考核重点,增值税法律制度涉及7大应税行为与3类特殊经营模式。其中视同销售、混合销售与兼营业务的判定标准,历年考试出现频率高达87%。
关键要素 | 核心要点 |
---|---|
征税范围 | 销售货物/劳务/服务/不动产,进口货物等7类 |
特殊情形 | 代销、异地移送、福利捐赠等视同销售行为 |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要点
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判定标准需重点掌握183天居住期限计算规则,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计算方法在近三年考试中平均占12分。
- 居民纳税人全球所得纳税义务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实施细则
- 年终奖单独计税过渡政策
三、企业所得税核算规范
特别注意纳税调整项目的处理,包括广告费扣除限额(营业收入15%)、业务招待费(60%与5‰孰低)等特殊项目的计算规则。
高频考点:
• 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区分
•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 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
四、劳动合同争议处理
重点掌握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N+1规则)、竞业限制期限(不超过2年)以及试用期期限与工资标准的法律规定。
五、票据法律实务解析
汇票、本票、支票的时效规定与追索权行使条件是考核重点,特别注意商业汇票付款期限(最长1年)与支票提示付款期(出票日起10日)的区别。
备考策略建议:
1. 建立知识框架: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各税种法律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题理解抽象法条
3. 错题归类:建立高频考点错题本
4. 模拟训练:每周完成2套真题模考